今年以来,江陵县全力推进智慧医疗便民工程建设,以开展“心电一张网”建设为重点,为全县89家村卫生室、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慧心电图机等远程医疗设备,对县、乡、村三级远程医疗系统进行升级,实现县域远程医疗服务的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基层心脑血管一体化防治水平。
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承担着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重症患者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是基层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需要面对面服务广大居民的基础环节。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应用最尖端的科技医疗设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县卫健局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股股长贺柳告诉小新,他们原来是依托原有的智能健康服务包的心电设备与远程信息平台对接的方式来推进这个项目,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发现村卫生室原有的心电图机存在老化,部分电池不存电、屏幕故障、触控不灵敏等硬件问题。还有一部分设备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过长导致报告不能及时下发。针对上述问题,他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采购一批具备网络功能的心电图机,使其能够与远程心电平台顺利对接。
眼前这个精巧的设备就是全新的心电图机,村医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开展心电检测,在“心电医生工作站”平台上传检测信息后,县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的专科医生限时作出诊断,并回传诊断报告,检测点根据回传信息作出相应的诊疗处置。
据介绍,目前马家寨乡、白马寺镇两个试点乡镇已打通江陵县医疗健康总院、分院、村卫生室的信息系统,诊疗数据全部接入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医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都可以调阅到患者的既往就诊信息,实现“心电一张网”。
白马寺镇金渡村卫生室的医生宋祖龙说,自“心电一张网”试点运行以来,病人来复诊时他们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患者自述不清而造成的误诊。截止目前,他们卫生室已经为126位村民免费开展心电图检查,筛查出心动过速1人,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白马寺镇金渡村村民杨忠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在村卫生室看病很方便,有个头疼脑热的很近就可以看。而且现在设备越来越多,条件也越来越好,心电图都可以做,医生还能跟大医院联系,他们心里都很踏实。
“心电一张网”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减少重复检查,居民在村卫生室就可以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提高诊疗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除此之外,借助心电一体化的设备,村医可以长期监测慢性病患者的心电数据,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贺柳说,他们会对卫生室的村医进行分批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心电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能够熟悉诊断报告的术语,迅速反应。培训完成以后他们将对各个点位开展试点的检测,检测完成以后预计12月底全县的“心电一张网”正式启动运行。
今年以来,江陵县积极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3家县级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为枢纽、89家乡村卫生室为基础的“1+3+9+N”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管理模式。县级专家通过线下坐诊、到村义诊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医疗服务,实现了“乡级检查+县级诊断”,真正“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下阶段,县卫健局将紧紧围绕“医共体”的目标,通过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体系建设的完善,贯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链,实现县域内“一平台”“四中心”全覆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对重点县外转诊病种的技术攻关,加大对县域内常见、多发、重点疾病的诊疗水平,提高就医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