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陵县公安局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思路,不断改革警务机制,完善了“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模式。以侦查中心为核心,大力开展“破小案暖民心”行动,发案和损失都减少了,破案和打击犯罪的数量都增加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2024年12月27日,郝穴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经营的餐厅内的现金、香烟等财物被盗。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侦查工作,通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发现一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在县公安局侦查中心的精准研判下,12月31日,民警赴沙市区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法抓获归案。
受害者张先生称,民警们很厉害,他很感谢。
近年来,县公安局把“小案快破”当作重要任务来推进,建立了一套针对盗抢骗案件的指挥和研判体系。110报警台每天发布警情,辖区派出所迅速响应,初步调查并反馈。县公安局侦查中心全程跟进,深入分析案件,并快速反馈结果。通过“研交办督结”机制,形成了“一点发起,多方联动”的快速反应模式,为民生小案的侦破按下了“加速键”。
江陵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明家介绍,以前他们是单打独斗、缺少支持,现在形成“派出所吹哨,警种报到”的合成作战新格局,派出所与警种协同作战能力更加默契,减负增效效果明显。
以快制快,是江陵公安探索民生案件打击破案的主攻方向。江陵县公安局始终保持严打基调,积极落实“八快”机制,即快受案、快勘查、快研判、快抓捕、快办案、快挽损、快补防、快宣传,对于有影响、系列性、流窜作案的侵财案件,多警种同时上案,开辟绿色通道,既要快破案,更要快挽回损失。2024年11月29日凌晨,郝穴镇居民刘女士报警称家中遭入室盗窃,黄金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财物不翼而飞。接警后,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建由刑侦大队、侦查中心及郝穴派出所精干力量组成的工作专班,全力展开侦查。经过缜密研判、循线追踪,专班民警迅速锁定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确定其有重大作案嫌疑。为尽快将嫌疑人缉拿归案,防止其再次作案,民警火速赶赴浙江温州实施抓捕。从案发到破案,仅用不到四天时间,犯罪分子便悉数落网。
受害者刘女士说,警察同志很负责,也辛苦了,只用了几天就破案了,警官同志们都费了心,非常感谢他们。
王明家对小新说,针对侵财犯罪专业化、流窜化等特点,江陵公安汇总各类案件信息、作案人员活动轨迹,通过预测发案趋势和作案目标,指导一线办案民警开展重点侦查,为提前制定打防决策、串并侦查案件提供依据。
通过实施“所所联勤、所队联勤”的多警种、多部门协作机制,办案民警能够随时获得警力支援、研判分析和专业手段的支持。人员统一调配,案件共同侦办,各方资源和手段得到充分整合,极大地提升了破案效率和质量。截至目前,传统侵财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2.7%,传统侵财类行政案件发案率下降37.5%。
王明家说,在个案侦办上及时总结经验,将提炼技战法置于案件侦办始终,确保打一仗胜一仗、胜一仗进一步。
郝穴镇江城社区是江陵县最大的社区,曾经面临群众工作难、综合治理难的问题。2024年3月,江陵公安将警务力量融入社区“四微小组”,即追风治安巡逻小组、红袖标纠纷调解小组、巾帼义务宣传小组、护航医疗服务小组,形成党建引领、警务牵头、社会资源跟进的工作格局,培育“江城四微义警”,打造“警力向网格流动、警务在网格运行、问题在网格解决”的社区警务新格局。
郝穴派出所副所长王佳说,群防工作要做到“号准脉、找准根、解决好”。今年以来,江城社区接处警同比下降26%,社区成立以来无命案发生。
有“利刃”,也需“坚盾”。江陵公安树立“破一案不如止一案”工作理念,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不断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自“江城义警”机制运行以来,已组织700余人次参与巡逻防控,成功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100余处,为公安机关提供了10余条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接下来,江陵县公安局将以传统侵财类案件更低发案率、更高破案率为目标,坚持“打防管控建”一体推进,推动“研交办督结”工作闭环,在警务机制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