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秦市乡达丰农业育秧基地内农机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将完成暗化催芽的育秧盘转移到温控大棚,通过物联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调控温湿度、光照等关键参数,为即将展开的水稻机插秧作业筑牢"绿色根基"。
在达丰农业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上,智能化设备正高效运转。播种机以每分钟120盘的速度精准作业,工人通过数控面板调节基质厚度、播种密度等参数。现场负责人介绍,工厂化育秧单日可完成200亩用秧量的生产任务,较传统人工育秧日供秧量提升6-8倍。
江陵县达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金华说,这个秧是全县江汉大米优质品种的其中一个系列,叫青香优261,目前在江汉大米的核心产区白马寺镇,已经有了5000亩地的订单。
传统育秧模式下,农户分散作业导致秧田占用耕地面积高达8%-10%,且烂秧死苗率居高不下。如今,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调节设备等实时监测秧苗生长的核心指标,使秧苗存活率稳定在95%以上。
张金华说,它抗倒伏,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率,田块的肥水使用率可达到100%。
据了解,达丰农业现有30亩智能温控育秧大棚,每年可为周边3万亩水田提供标准化秧苗。从浸种催芽到病虫害防治的10多道工序,全部实现标准化作业。
工厂化育秧技术正在江陵水稻生产中释放规模效益。达丰农业通过标准化育苗车间建设,2024年育秧规模首次突破2万亩。目前白马寺镇、沙岗镇、秦市乡等核心产区已承接订单9800亩,机械化插秧面积连续多年实现稳定增长,带动水稻亩均单产显著提升。